您的位置 :文旅资讯

省级名单!临沂多项典型案例入选

2024-06-12 10:18:56
发稿人:文旅临沂>

近日,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首批全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。典型案例覆盖县(市、区)、乡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、企业等层面,全方位、多角度展示非遗在促进就业增收、涵养文明乡风以及赋能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优秀成果。我市郯城县:“非遗+产业”助力乡村振兴入选县(市、区)典型案例;临沭县曹庄镇:非遗柳编演绎指尖上的致富传奇入选乡镇(街道)典型案例;莒南县板泉镇高榆村入选村(社区)典型案例;山东省金晟工艺品有限公司入选企业典型案例。

近年来,我市不断完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,拓展非遗保护新路径,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。通过举办非遗传承人培训班,评选十佳非遗工坊、优秀非遗工坊、模范传承人、优秀传承人,培树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。建设非遗工坊217处,打造手造特色乡村33个。其中费县手绣工坊入选“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”,琅琊草编织等4个工坊入选省级非遗工坊;《郯城县非遗保护利用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》获文旅部非遗司发文推广,《郯城县“非遗+产业”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》获第六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;沂水县龙家圈街道等6个乡镇入选山东省“非遗助力脱贫、推动乡村振兴”典型乡镇。

接下来,跟着小编

一起来了解一下

这个地方是如何挖掘

非遗内在价值

让其焕发新光彩

助力乡村振兴的吧

临沂市郯城县:

“非遗+产业”助力乡村振兴

微信图片_20240612092811.png

郯城县依托中国结传统编织技艺、木旋玩具、琅琊草编织技艺等非遗项目,建设中国结、木玩、草柳编等产业园区,以“产业园+龙头企业+电商(农户)”模式实现规模化发展。通过制定出台系列扶持措施,在土地、资金、财税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;举办供需对接云展会等,以“互联网+传统工艺”形式,拓展销售途径;搭建现代化电子商务平台,培育孵化一批电商村,形成非遗关联产业规模化效应。目前,红花中国结产业园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中国结生产基地,拥有“中国结”生产专业村30个、专业户5000余户,辐射带动周边1.7万余户从事加工生产。临沂巧艺电子商贸有限公司电商年销售额可达1500万元;庙山镇通过电商直播拓宽二胡产品销路,占据国内市场一半份额。

沭县曹庄镇:

非遗柳编演绎指尖上的致富传奇

微信图片_20240612092831.jpg

临沭县曹庄镇依托非遗项目临沭柳编,立足全镇杞柳种植基地面积1万余亩的优势,构建“生产+加工+品牌+营销+旅游”的柳编全产业链发展体系。成立“柳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”,及时协调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,积极发展“一村一品”特色产业;协助柳编企业与高校结对,成立柳编研发工作室,不断推出迎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;建设电商服务网点,开设电商扶贫绿色通道,为农户提供技术、资金支持,帮助困难户就业增收;连续五年承担中国(临沭)柳编旅游文化产业博览会,开发体验式旅游。目前,全镇共有柳编从业人员达1.5万人,柳编企业23家,成为全镇重要的富民产业。

临沂市莒南县板泉镇高榆村:

小木梳大产业,莒南高榆木梳“蝶变”之路

微信图片_20240612092844.jpg

高榆村依托非遗项目高榆木梳制作技艺,整合木梳加工小作坊成立莒南县高榆木梳工艺品专业合作社,建设莒南县非遗展销中心、木梳文化博物馆、木梳制作技艺体验馆等。通过不断摸索创新,新设计开发了生肖、龙凤、祥云等几十种款式,增加绿檀、紫檀等材质,注册“高榆”“鹊之桥”商标,创出自己的木梳品牌,建设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木梳生产车间;成立木梳电商直播团队,建设木梳电商直播间,实现了非遗+电商、线上+线下的营销模式,电商月销售额达30万元,实现宣传效益双丰收;先后举办60余期木梳技艺培训班,帮助300余人掌握木梳生产工艺并走了上致富道路。目前,高榆村成规模的木梳制作厂达30余家,辐射带动周边10多个村,年产木梳5000万把,总产值7000余万元。

山东省金昇工艺品有限公司:

费县手绣绣出乡邻致富锦绣路

微信图片_20240612092856.jpg

金昇工艺品有限公司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费县手绣项目为依托,重点打造技术专业性、产业多元化项目,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新加坡、澳大利亚、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。采用“固定+灵活”的就业方式带动了1500多名妇女、老年人、残疾人灵活就业创业,人均年增收1.5-3万元。公司先后在费县费城街道信国村、管家村、天蒙景区等设6处就业车间和十几处灵活加工点,培训33700余人,通过手绣项目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。

文章分类
旅行资讯 优惠福利 主题活动